精神科藥物治療 -k8凯发
抗精神病藥
第一代 典型抗精神病藥物
機轉:多巴胺的結抗劑,d2阻斷作用
常見副作用
錐體外徑症候群eps
肌張力異常 (dystonia)
眼球上吊、頸部歪斜、牙關緊閉、角弓反張
靜坐不能 (akathisia)
來回走動、原地踏步、坐立不安
巴金森氏症效應 (parkinsonian syndrome)
顫抖、肢體臉部表情僵硬、眨眼頻率變少、小碎步
遲發性運動困難(tardive dyskinesia,td)
捲舌頭、噘嘴巴、扭動脖子、身體。 易發生於年紀大、女性病人
抗膽鹼作用
口乾、便秘、小便困難、視力模糊、意識混亂等,可能會引起窄角性青光眼發生。
姿勢性低血壓
阻斷α接受器的作用
抑制pif(prolactin inhibitor factor)
抑制pif → 泌乳激素增加 → 男性女乳症、溢乳、月經週期改變、性功能障礙
過度飲水
眼睛病變
色素性視網膜炎
抗精神病藥物惡性症候群 nms (neuroleptic-maliganant syndrome)
bt>38度
hr過快、bp不穩定
全身僵硬、肌酸酐酶ck升高、譫妄或意識改變、wbc升高
第二代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
機轉:d2阻斷作用 5-ht recepter阻斷作用
與第一代相比之副作用
較少產生eps、遲發性運動困難
比較不會使泌乳激素高
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
常見於clozapine
監測cbc
產生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mdrome
血糖、血脂、體重增加
較高的心血管及靜脈栓塞風險
抗憂鬱劑
第一代
三環及異環抗憂鬱劑tca
機轉:抑制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再吸收
副作用
口乾、便秘、尿滯留、視覺改變
姿勢性低血壓
嗜睡(可於睡前服用)、體重增加
心律不整
單胺氧化酵素抑制酶maoi
機轉:抑制單胺氧化酶,使其無法破壞正腎上腺素、血清素等傳導物質
副作用
姿勢性低血壓
體重增加
與含酪胺酸(tyramine)的食物共用,小 心引發高血壓危象(hypertensive crisis)
與ssri併用,小心引發血清素症候群(serotonin syndrome)
第二代
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
機轉:選擇性的抑制血清素再吸收
副作用
頭痛、失眠(可於早上服用)
性慾降低、靜坐不能
噁心腹瀉、腸胃不適
體重增加、 骨質流失
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nri
機轉:抑制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的再吸收
副作用
頭痛、失眠
性慾降低、靜坐不能
高血壓、尿滯留
噁心嘔吐
抗焦慮藥及鎮靜安眠藥
bzd類藥物
機轉:活化gaba,使大腦活動減少
副作用
過度鎮靜、記憶力減弱、運動不能、輕度抗膽鹼等症狀
易產生耐藥性及依賴性
驟然停藥可能會發生反彈性失眠、焦慮狀態等戒斷症狀出現。
用藥期間應避免併用其他中樞性抑制作用藥物,如酒、嗎啡類止痛藥物
非bzd類藥物
作用快、半衰期短
副作用
頭昏、腸胃不適
失憶、夢遊
可能會發生前行性失憶症狀
情緒穩定劑
鋰鹽lithium
機轉:減少兒茶酚胺的釋放
第一線用藥
長期治療可降低自殺8-10倍風險
治療濃度狹窄,要監測血中濃度、腎 功能、甲狀腺功能、na及k離子濃度
治療濃度
0.6-1.4meq/l
中毒濃度
>1.5meq/l
中毒症狀
1.5-2.0 meq/l
腸胃不適、手抖、痙攣、口齒不清、衰弱、昏睡等
2.0meq/l以上
發燒、尿量減少、bp下降、脈搏不規則、意識不清、全身痙攣、昏迷甚至死亡
副作用
噁心、嘔吐、腹瀉
劇渴、多尿、肌肉無力
頭痛、記憶受損、輕微手抖
痤瘡
甲狀腺功能低下
體重增加(體液滯留)
抗痙攣藥
機轉:抑制gaba轉胺酶活性,增加gaba的濃度
治療急性躁症或混合狀態、預防復發
與鋰鹽共用效果更加
副作用
腸胃道不適
手部顫抖、鎮靜、運動失調
脫髮
顆粒性白血球缺乏症
史帝文-強生症候群sjs
1-2周出現黏膜潰爛
治療急性躁症、預防復發
鎮靜安眠、抗焦慮、抗痙攣以及肌肉鬆弛
治療雙相情緒障礙症、預防復發
主要治療思覺失調正性症狀
短效(半衰期小於12小時) 中效(半衰期12~24小時) 長效(半衰期大於24小時)
快速誘導睡眠、縮短入睡時間, 較不會改變睡眠週期
須立即停藥、採用支持療法、補充體液、矯正發燒
可治療正性、負性症狀
网站地图